小鹿系列竞价软件覆盖百度、360、搜狗、神马四大搜索平台,采用独创的竞价算法,智能精准出价,一键批量查排名,根据关键词位置实时调整出价,降低出价虚高,稳定排名,节省企业预算。
小鹿竞价软件专题介绍:https://www.xiaolutg.com/bidding/fengchao?ref=menu
在2017年,数字广告行业对「品牌安全」的态度变得严肃起来,一方面是出于大广告主宝洁的推动,另一方面是由于谷歌旗下YouTube平台上的广告出现在了带有攻击性的内容旁边,由此引发了广告主的大规模的抵制。不过,当广告平台和媒介代理机构在某些国家努力处理问题时,他们却漏了一个关键市场:中国。
L2与中国广告验证公司Adbug合作,追踪了出现在可疑内容上的广告实例,结果令人震惊。结果显示,过去一年,在所有的快消品品牌中,38%的品牌至少有过一则广告被暴露在不安全的内容中。并且,遭受品牌安全威胁的不仅仅是一些特例——像Omo奥妙和Moony尤妮佳品牌,有一半的广告创意都展示在了色情等不安全的内容中。
Adbu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rtin Zhang表示:“在中国,品牌安全问题要西方更严重,而它直到最近才被提及。”此外,“许多品牌所关注的欺诈问题”,比如用机器人制造虚假流量,“是经常与品牌安全问题一同出现的。”
品牌安全问题显现出来的契机是,在美国或英国等其他市场中的品牌广告主们对于——广告出现在哪里,以及谁真正看到了他们的广告——正变得越来越聪明。今年1月,宝洁公司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表示,是时候整顿这个“往好了说是混浊的,往差了说全都是欺诈的媒体供应链”,这在广告行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——他宣布,宝洁公司将对它所有的合同进行审查,并采用媒体评级委员会(MRC)制定的广告审查标准来审查广告可见性,而且要求开展第三方审核认证。今年7月,当宝洁公司宣布他们在一个季度内削减了1.4亿美元的数字广告支出,并将其之前的威胁付诸了行动——停止跟那些达不到其标准的公司合作。
但是,基于 Adbug的数据L2分析发现,在各种问题都十分猖獗的中国市场中,没有任何一个宝洁旗下的品牌在使用广告验证。事实上,在这个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L2评级的快消品品牌用了广告验证。在包括快消品、美妆和奢侈品在内多个行业,参与L2评级的346个品牌中,唯一采用了广告验证的品牌是Tommy Hilfiger。
Martin Zhang说,在中国,品牌安全上措施乏力是有几个关键原因的:“一些品牌可能会认为,像CPD (cost per day 按天购买)或direct buy(直接购买)这样的高端购买模式,会保证品牌安全,因为这样做广告库存应该会有更高的质量,”但这些模式实际上导致了 “更多品牌安全和欺诈的问题。”他表示,一个主要问题是,对外资品牌来说,“品牌团队和媒介购买团队之间缺乏联系”。
“坦率地说,西方品牌在中国本土的媒介购买团队并不太在意品牌价值的维护。相反,他们更关心,怎么通过谈判来购买更便宜的媒体库存,达成预设的短期KPI,”他说,在保持跟媒介代理机构的同步性方面,中国品牌做得更好。
中国广告行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。今年1月,中国移动营销协会(MMA) 紧随MRC的步伐,建立了品牌安全与可见性标准小组,并在5月发布了中国第一套基于移动设备的广告认证标准。
在中国,品牌要净化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广告展示,需要做到几个关键事项。“为了防止在中国市场,品牌价值蒙受不可逆转的损失,广告主们必须在PC和移动广告上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,” Martin Zhang说。“选择一个针对中国市场提供专业化产品的本地供应商是很重要的,因为品牌安全是一个文化和背景的问题。”品牌安全验证公司需要对中文语境中的内容进行分析,来识别超出IAB所建议的分类范畴,并解决验证广告可见性时服务器响应速度的问题。根据他的说法,现在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。“品牌广告客户需要立即采取行动,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失,并且咨询中国本土市场的专业公司。”
文章来源:L2;
网址:https://www.l2inc.com/daily-insights/chinas-brand-safety-crisis;
作者:Liz Flora;广告技术流编译
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